傍晚六点,当写字楼的灯光次第亮起,林伟的电脑屏幕还闪烁着沪深指数的红绿交错。这位从业八年的私募经理,最近总在加班研究一个现象级话题——配资平台的卷土重来。其中,号称"智能杠杆系统开创者"的《泓同配资》,正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。
记者调查发现,该平台以"最高10倍杠杆""穿仓免赔"等标语吸引投资者,其官网数据显示注册用户已突破50万。但细究其商业模式,实质是通过P2P形式撮合资金供需方,平台收取高达2.8%的月管理费。某券商合规部负责人透露,这种模式在2015年股灾后本已销声匿迹,如今改头换面重现江湖。
值得注意的是,泓同宣传的"智能风控"系统存在明显漏洞。记者实测发现,当持仓亏损达70%时才触发平仓线,远高于行业常规的50%标准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其资金托管方为某民营银行,而非证监会许可的第三方存管机构。
金融创新与监管套利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指出,此类平台多数未取得融资融券业务资质,其合同条款中"穿仓免责"的约定可能涉嫌违反《证券法》。随着近期A股波动加剧,已有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反映遭遇强制平仓后仍被追讨保证金的情况。
夜幕下的资本游戏从未停歇。当记者结束采访时,林伟正删除手机里刚收到的配资推销短信。"有些钱,看着像机会,实则是学费。"他苦笑着关掉了交易软件。
2025-07-16
2025-07-16
2025-07-16
2025-07-16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5
2025-07-14
2025-07-14
2025-07-14
2025-07-14
评论
浪里白条Jake
文章写得太真实了!我上个月刚在泓同亏了15万,他们的客服现在都联系不上,报警说属于民事纠纷不予立案
韭菜盒子Lina
建议深挖资金流向,这些平台背后是不是同一批人在操盘?2015年爆雷的那些配资公司换个马甲又来了
数据民工老王
记者实测数据很有说服力,70%才平仓简直是赌博,平台明显在利用投资者贪婪心理
天台望风Tony
最后那个私募经理的话扎心了,我们散户总觉得自己能火中取栗,结果都是飞蛾扑火
合规小卫士Amy
文中提到的民营银行托管问题值得警惕,这已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了,监管部门该出手了